top of page


【一般徵稿】



  簡單來說就是「每人依據自己的興趣,做出來的小研究的小整理」。以往《史繹》的徵稿類型幾乎都是如此。如許滸學長所發表的〈王安石心性論〉等等的文章,都屬於這個範疇。



  今天若有人對明代的銀荒、近代中國議會制度的引進、屏東六堆廟宇祭祀圈等等題目有興趣、或是早已有些小研究,其實不妨趁著這個寒假剩餘的時間,好好地梳理、訂正一遍,然後讓它給專業的審稿委員審核、給予意見。讓知識不再只存留於腦海中,讓這一份對生命、社會的感動,躍於紙上、歷古彌新!



【優良報告】


  
其實這一專區的目的,就是希望大家能整理在這一學期中所學到的東西,不要讓它們隨著課程的結束,沈睡在自己的硬碟之中。

  這個專區並沒有投稿類型的限制,包括你所想得到的學術文章類型,如研究論文、研究回顧、版本考證、書評、會議討論紀實……這些都可以來投稿。

  相信各位在許多課堂上都寫過相當傑出、用心的報告,而其實投稿《史繹》的學長姐們,之中也有許多是透過改寫自己課堂報告的方式來投稿的,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作業!話不多說,快點動手吧!

《史繹》一期網站:http://shi-yi.blog.ntu.edu.tw/
《史繹》聯絡信箱:b00103052@ntu.edu.tw(歷史二 林宣瑋)

【徵稿要求】



 ♦參加資格:僅限台大歷史系大學部在學學生(雙修、輔系亦可)
 ♦格式:請依照《史繹》一期網站上公告之格式

 ♦撰稿格式/字數上限:優良報告不限字數,一般徵稿與主題徵稿字數上下限為五千字至二萬字

 ♦檔案:Doc檔與Pdf檔各一份
 ♦投稿地址: shiyintuhistory@gmail.com   (來信標題請注明:[史繹投稿]與投稿類別)


【徵稿日期】

 

 即日起至2013年3月17日

【主題徵稿】

 

  有粉絲(應該是吧>.<)問小編,《史繹》徵稿要求的歷史成分,大概需要多少?如果小編沒有誤解他/她的意思,他/她要問的,應該是主題徵稿這一部分吧。



  其實主題徵稿也沒有什麼,就是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圖書館、走出系學會,親身去汲取、欣賞、享受我們這個時代的Zeitgeist。小編覺得,歷史離我們並不遠,而是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周遭的,因此主題徵稿的部分,就是希望大家動動自己聰明的腦袋,來探討社會上各種議題背後的歷史意涵

  舉例來說,小編這次舉出的四個主題「紹興南街」、「同志大遊行」、「旺中遊行」、「釣魚台事件」,幾乎每個都與台灣社會息息相關。但相關的二手研究、甚至是採取歷史角度的解讀,卻相當少見。有可能是時間太近的關係,也有可能是爭議性太大的緣故,但很明顯地,我們需要一個從「時間」層面來探討的剖析!

那麼,我們希望看到的,與一般的社論究竟有何差別?小編認為,您當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,但必須「有憑有據」,不能空口說白話。

  若您覺得,這些社會議題與您實在相差太遠,我們也很歡迎您自己設定題目(如屏東六堆賴家村宗教信仰、台中大坑鄉土發展……),做一個田野調查式的小研究!

  三十八期《史繹》編輯委員會,邀請您發揮想像力與研究力,一同創造我們的歷史!

 

 

 

  

 

 

「在習作論文的過程中,史料所透露的消息不免與起初的設想相左。然而,若能解開重重疑竇,通過片段的線索不斷逼近最可能的解釋,即是忠於史料,同時對自己誠實。」


  這是目前就讀臺大歷史所、曾經投稿過第三十七期《史繹》的許滸學長,在撰寫投稿《史繹》論文時的感想與收穫。

  找查史料、翻閱書籍,雖然可能常常與自己預先的想法有所衝突,

  但讓謎團撥雲見霧,將自己觀察、梳理、統整後的結果譜成一篇完整的論文時,那種喜悅、歡樂,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!


  別再害怕將自己的研究呈現出來,別再認為自己的想法不值一談,別再害怕自己的著作「暴露」在大眾之下,在截稿之前,想想該如何完美呈現您的心血吧!

很多人會問小編,《史繹》到底需要怎樣的稿?
小編自己也在思考,《史繹》到底需要怎樣的稿。

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很簡單,就僅僅是將你在上課所學的、所作的東西,加以統整、潤飾、修改,然後呈現。
我們不要一篇相當宏偉、龐大、但缺乏組織、考證的論文,而要簡單、樸素,但扎實的研究整理。
研究不是一蹴可幾的零散產物,是長期累積的心血結晶。

《史繹》想做的,就是一個讓大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,整理自己已有之成果的刊物。

©2012 WWW

bottom of page